微信公眾號悄無聲息推出了劃線功能,這種功能設計在使用時能否改善這些缺陷?對于不同的用戶群體到底有哪些應用場景呢?
1. 閱讀時
(1)碎片化信息書簽化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人們在瀏覽網頁、閱讀文章、接收各大社交媒體信息等過程中會遇到大量信息碎片。這些信息可能有價值、有趣或有用,但如果不加以整理和保存,很容易就會被遺忘。
劃線這個功能的推出,某種意義上是對讀者抓重點能力缺失的一種補償,也是公眾號在從另一種角度上嘗試降低用戶的閱讀成本以提高打開率的方式。用戶在進入文章之后,只需要重點關注文章的標題、加粗、彩色底紋、劃線的部分即可,不必再花“長達”3~5分鐘閱讀完整篇文章。
(2)熱門劃線,增強互動性
平常大家在閱讀大幾千字的公眾號文章時,可能只看到大概找不到重點,一筆帶過。但是如果這時綠色劃線出現的話,我們就會被瞬間轉移注意力。
類似于公眾號作者標注重點加粗,這個綠色劃線其實就是其他讀者標注的重點。
在同一篇文章里,用戶看到其他人理解的重點是什么,有什么熱點和重點內容需要關注,思考對照后查漏補缺,隨之還可以收藏轉發。
2. 分享時
(1)轉發時自動生成圖片
在這個功能推出時,許多網友表示對于想要引用轉發給好友的信息,可以直接劃線轉發給好友,讓其了解信息,代替了截圖,這樣避免刪手機內存。
其次,這個功能更有利于打通好友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渠道,減少對應的搜索時間。
(2)重點內容鏈接跳轉
一位網友在運營一個讀書社群,平時會有很多長篇的內容轉發其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點擊查看。
出現這個功能后,他嘗試著挑選重點內容轉發,內容不多但足夠增強吸引力,感興趣的用戶自然會點擊跳轉鏈接直接進入長文中。